媒体女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女院 > 正文

【中国妇女报】中非、巴基斯坦女官员走进浙江学技取经——以数字赋能为纽带为全球妇女事业注入新活力

发布部门: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新闻与新媒体中心) 发布者:李思叡 发布时间:2025-09-20 来源:中国妇女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30年前的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中强调了技术发展对妇女的影响。

30年后的今天,数字赋能女性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在2025年全球妇女峰会即将召开之际,全国妇联以一场场面向发展中国家妇女的培训,让外籍女性走进中国,走进浙江,与数字同行。

9月中旬,由商务部主办的中非妇女官员能力建设研修班和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女性能力提升研讨班同期进行。学员们在座谈交流中,共同探讨数字时代妇女发展新路径;在实地考察中,切身感受中国妇女发展成果。“我爱中国,我爱浙江。”这句话道出了连日来她们共同的心声。

“走心”学习 带回可行的“中国方案”

干净整洁的乡村,令人流连忘返;“小而精”的妇女家门口就业,令人赞叹;琳琅满目的商品,发达的外贸体系,令人生羡……在实地考察中,学员们边走边看边问边记,迅速吸收“浙江之法”。她们通过“沉浸式”体验“中国妇女的一天”,学习浙江数字赋能妇女发展的实操经验,为推动本国妇女事业发展带回“中国方案”。

“参观的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和陆港电商小镇,让我印象深刻。”总是拿着手机不停“拍拍拍”的格萨巴贝颇有感触地说。

震惊和钦佩充斥于心。在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她看到学生还未毕业,就已活跃在各大电商平台,在国际贸易中历练;在浙江温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她听到了女创始人刘微讲述为什么要做跨境电商的故事,又了解了刘微孵化大学生创业的做法。

然而,在震惊和钦佩之余,摆在面前的数字鸿沟又给她们带来浓浓的紧迫感。

“什么是跨境电商?”“我们在技术设备无法到达农村的情况下,该怎么办?”……在现场教学中,她们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迫切地想找到发展路径的答案。

随之而来的课堂教学,从理论、实操等角度,给出了满满干货,帮她们解了心中之惑。

作为中非共和国总统夫人基金会礼宾官,格萨巴贝计划着将在中国学到的新知识、新方法、新东西,回去后与姐妹们分享,帮助自己国家的女性更好地创业。

思想碰撞 激发未来新可能

“看到中国在女性赋能方面的支持,我们也想学习中国在提升女性地位方面的实践。”来自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萨迪亚·萨迪克·乌姆拉尼对中国之行印象深刻。

和中非班学员一样,巴基斯坦班学员的心里也充满紧迫感。在由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浙江省妇联联合举办的“妇女组织数字赋能妇女发展交流座谈会”上,当她们听到浙江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吴红梅介绍浙江妇女发展的一组组亮眼数据时,无数问题涌上心头,争先恐后地发问。

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女官员代表直言:“巴基斯坦女性在教育、行业参与及政策制定中仍面临诸多门槛,尤其缺乏系统的数字赋能支持,急需可落地的实践方案。”

行动是最好的策略。中华女子学院党委书记刘亚玫介绍了妇联组织主动探索以数字赋能妇女发展的举措做法,以及学院在教育、培训与研究等维度的相关实践。

“方法总比困难多!”“浙商有‘四千精神’。”“义乌的发展就是从无到有。”……话信心、讲案例、谈合作,与会的其他中方单位代表也纷纷倾囊相授,为当地数字如何赋能妇女发展出谋划策。

座谈会在一问一答、你来我往的热烈氛围中,一再延迟结束时间。思想碰撞间,激发出发展新可能。学员们纷纷表示,希望借鉴浙江经验,将数字工具应用于农产品销售、手工艺品推广,帮助更多农村女性拓宽增收渠道。

此次跨国交流既是主承办单位践行“全球妇女发展伙伴关系”理念的具体行动,也是中非、中巴妇女友谊深化的生动体现。未来,妇联组织还将联合相关部门,搭建更多跨国女性交流合作平台,以数字赋能为纽带,助力全球女性共享发展机遇、实现平等赋能。